手机版 | 微信登录 | 登陆 | 注册 | 留言 | 设首页 | 加收藏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晨读分享 > 文章 当前位置: 晨读分享 > 文章

行走的力量(深度好文)

时间:2023-01-12    点击: 次    来源:网络   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
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:“行走是最好的药。”



行走在路上,有自然的曼妙,生命的极致,人生的远方。


既能富养身体、涤荡心灵,也可以沉淀阅历、升华感悟。


放松身体,大步向前走,便会拥有万千力量。



01行走,锻炼身体

 

俗话说:“走为百练之祖。”


走路,是锻炼身体、延年益寿的最佳方式之一。


既能活动筋骨,消耗热量,也能增强心肺功能,改善血液循环。


走路多了,身体就好了,疾病也就少了。


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杨振宁先生,至今已是百岁高龄。


杨老曾坦言,自己长寿的原因:一是家族没有遗传病,二就是生活方式好。


他每天除了读书看报,写字作画,有空就会出门走路锻炼。


常常一走就一小时,即使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,也会坚持在家中来回走动。


在他看来,走路老少皆宜,可以从容舒展全身关节筋骨,提高机体抗病力。


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:行走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。


只要我们起身走动,身心的状态就都能健康饱满。


甚至,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,也能发生神奇的变化。





02、行走,滋养心灵


歌德说:“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。”


行走,就是在清空自己,所有的焦虑困扰,都会随风而逝。


如果你累了、痛了,不妨出门走一走,呼吸新鲜空气。


在大步向前中感受世界,让心灵得到足够的滋养丰盈。


哲学家尼采曾经历过一段晦暗的时光。


感情中,他多次求婚,多次被拒,痛苦万分。事业上,新书备受抨击,还激怒了一批古典主义教授。


因此,他不仅患上了头痛病,连视力也迅速恶化。


为了治愈自己,他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,开始一个人散步。


无论是森林湖边,还是山间小路,都有他行走的身影。


长期行走,他的病痛不仅逐渐好转,心灵也愈发平静。


行走,能帮我们去除杂念,放空心绪,放松心情。


在大自然中漫步行走,就是对心灵最有力的滋养。不知不觉中,内心变得平静安宁,精神世界也会更丰富美好。




03、行走,丰富阅历


北岛说:“一个人的行走范围,就是他的世界。”


行走,是拓宽视野、丰富阅历的最佳助推器。


你走得越远,世面见得越多,生命也会因此更厚重。


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,20岁时便开始在全国游学考察。


从长安出发,出武关,经南阳,游潇湘,登会稽,历昆仑。


先后十几年间,他遍览名山大川,寻访文化遗迹,收集历史资料。


在行走中,他学识渐长,阅历深厚,人生观和历史观也愈发完善。


如此,司马迁才能写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《史记》。


有句话说得好:“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”


不出去走走,读再多书,难免会以为眼前的世界就是全世界。


阅历决定眼界,眼界决定格局,而格局决定命运。


唯有去行走,去热爱,才会有大格局,有大视野,活出真正的人生意义。





04、行走,感悟人生



常听人说:“身体和灵魂,总要有一个在路上。”


即便工作繁忙,也千万别停止探索世界的脚步。


走一走,看一看,想一想,亲身感受人生的美好与纯粹。


漫步之间,思考感悟,提升自己,让内心变得辽阔而美好。


俞敏洪在自序中说,自己每年都会去抽时间去旅行。


行走于山水间,看风土人情,观世事变化,悟生命真谛。


他在写到去火山徒步时,因为云雾缭绕,要时刻担心会掉下去。


但提心吊胆,也不影响他在看到野草野花时,发出对生命的感叹和折服。


他说:“人没有理由不更好地活着,即使处于卑微之中,也当开花、播种,为天地留下一点美丽。”


人,生于世界上,存于宇宙间,要一直行走在路上。


与草木对话,与山水共情,与日月同欢。


在土地上留下坚定的足迹,在行走中启迪,在行走中升华。


探寻人生的意蕴,提炼生命的精华,一步一步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
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


行走给人带来的变化,或许一天两天看不出来。


但坚持下去,边走边悟,且行且惜,整个人生都会焕然一新。




上一篇:6个小建议,送给容易纠结的你

下一篇:活得清醒的人,都做对了这4件事

粤ICP备2021146817号-1  |   QQ:361055989  |  地址:中国.广东.东莞  |  荔枝播客:张旭ZhangXu  |  
Copyright © 2025     中国阳光健康养生网     版权所有 www.keepth.cn   [转载需保留出处 - 中国阳光健康养生网]       网站地图 Powered by KEEPTH.CN